
煅烧氧化铝微粉作抛光达到什么样的精度
煅烧氧化铝微粉用作抛光材料时,其能达到的精度是一个范围,而不是一个固定值。这个范围取决于多个因素,但总的来说,它可以实现从粗抛到精抛的广泛应用。
煅烧氧化铝微粉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(Ra)范围大致在 Ra 0.1 μm 到 Ra 0.01 μm(即 100 nm 到 10 nm)之间,在某些严格控制的条件下,甚至可以逼近 Ra 0.005 μm(5 nm)。
影响抛光精度的关键因素
“煅烧氧化铝”本身是一个大类,其最终抛光效果由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:
粒径及其分布: 这是最直接的因素。
平均粒径: 粒径越小,理论上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(即表面越光滑)。
粒径分布: 分布越集中、越均匀,抛光效果越好,越不容易产生划伤。如果分布太宽,大颗粒会成为“害群之马”,在光滑表面留下划痕。
晶体相态: 煅烧氧化铝主要有 α-Al₂O₃ 和 γ-Al₂O₃ 等相。
α-Al₂O₃(刚玉): 这是最稳定、最硬的相(莫氏硬度9)。其晶体呈六方结构,棱角分明,切削力强,耐磨性好,是大多数抛光应用的首选,尤其适合硬质材料的粗、中抛。
γ-Al₂O₃: 硬度较低,晶体结构更松散,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。在抛光过程中,它不仅能机械磨削,还能与工件表面发生轻微的软化学反应,有助于获得更光滑的表面,常用于对表面质量要求更高的精抛。
颗粒形貌:
块状、多角形: 切削力强,但容易产生划伤。
片状、球形: 切削力温和,具有“滚抛”和“研抛”的效果,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,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。
纯度和杂质: 高纯度的氧化铝(如99.5%以上)能避免杂质硬点对工件造成污染和划伤。
煅烧氧化铝微粉是一种通用且高效的抛光材料,其抛光精度覆盖范围很广。通过精心选择微粉的粒径、晶型、形貌和纯度,并配合优化的抛光工艺,它可以实现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高精度抛光。